夏日的马踏湖碧波粼粼,美不胜收。在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起凤镇鱼一村,站前便利店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这片充满诗意的湖光山色间。店里,游客们有的被包装精美的“湖鲜手信盲盒”吸引,驻足挑选;有的在草编体验区编织荷叶杯,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店主宋翠芹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自去年店铺改造升级后,店里人气涨了不少。”
生态赋能 打造特色场景
站前便利店面积仅有50平方米,原本只是马踏湖畔一家普普通通的食杂店。随着淄博旅游热度持续攀升,桓台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依托马踏湖丰富的湖区生态与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心指导宋翠芹对店铺进行改造升级。
“我们要让游客推门见山水,购物即游湖。”站在店门前的观景台上,宋翠芹指着远处连片的芦苇荡,满是自豪地说。走进店里,仿佛置身于微型马踏湖文化生态馆。左侧的“湖鲜手信区”,以独具特色的乌篷船造型陈列着鸭蛋、白莲藕粉等湖区特产,让游客在选购的同时,感受湖区的丰饶与生机;收银台旁的游湖指南上,详细记录着游船班次,为游客提供便捷的游湖信息。
“我们打破了传统货架布局,把湖区生态‘搬’进了店里。”桓台县局(营销部)客户经理文鹏鹏介绍说。他指导宋翠芹打造体验空间,让游客在购物的同时,也能享受游湖的乐趣。这种沉浸式场景很快显现出强大的磁吸效应。
来自济南的游客刘女士进店买矿泉水,被墙上的马踏湖传说立体浮雕吸引,当即扫码预约了次日的非遗项目——“小溜子”游船。她兴奋地说:“本来只想买瓶水,结果‘种草’了三个游湖项目。”据统计,店内设置的景区联名打卡点日均引流30余人次,带火了周边的农家乐,为乡村旅游注入了新活力。
文化赋能 拓展增值服务
站前便利店西南角有一个草编体验区,村里的几位老手艺人正教游客编织荷花书签。游客们在老手艺人的指导下纷纷动手实践。一双双巧手在草编间穿梭,不一会儿,一个个精美的荷花书签便编好了。“过去草编产品滞销,如今成了抢手货。”宋翠芹翻开台账,自豪地说,“店里的草编体验课得提前一天预约。”
每到夏季,湖中荷花竞相开放,“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店里用荷叶茶、荷花酥组装的“清香礼盒”,搭配“购物+游湖”优惠套餐,赢得了游客的喜爱。身着汉服的店员现场制作藕粉,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看。
去年荷花节期间,宋翠芹开通直播,2小时卖出藕制品100余件,让马踏湖特色产品走向了更广阔的市场。如今,站前便利店不仅是一个购物场所,更成为一个文化传播的窗口,让游客在购物的同时,深入了解和体验马踏湖的文化魅力。
数字赋能 提升经营水平
“以前总担心商品滞销占用资金,现在系统能自动预警,就像给店铺装了个‘智慧大脑’。”宋翠芹轻点触控屏,屏幕上各类商品数据实时跃动,进销存情况一目了然。借助智能终端系统,她能精准掌握不同时段、不同商品的畅销程度。
近年来,桓台县局(营销部)结合旅游市场特点,以数据赋能为主线,为零售户量身定制经营策略;组织客户经理深入旅游终端,“一对一”讲解智能终端系统使用方法,指导零售户开展数据分析。用上智能终端系统后,站前便利店的库存周转率比之前提升了40%,库存成本降低了15%。
传统小店蝶变文旅新地标,站前便利店以生态为底色、文化为纽带、数字为引擎,绘就了实体零售与乡村振兴交融共生的鲜活样本,为乡村旅游经济开辟出新的转型路径。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