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物流中心办公室内,电话与键盘声交织。信息化设备管理员周鹏紧盯电脑上跳动的物流数据,指尖快速操作。多年来,这些声音是他的日常背景音,屏幕上的每一组数据,都牵动着企业原辅材料与成品流转脉络,关乎生产链高效运转。作为资深“物流人”,他以坚守与创新,从一线员工成长为物流数字化转型业务骨干,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业绩。
一线摸排找痛点
初任信息化设备管理员时,周鹏口袋里总揣着笔和笔记本。他每天扎进各厂区,从原材料入库到成品出库,每个环节都细致观察:跟着工人清点货物、记录货位与流转时间,和司机交流运输路线与装卸细节,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数据、问题,还画着流程图。
2020年,陕西中烟物流数字化转型遇到“数据孤岛”难题,各环节数据难共享、管理效率低。企业将物流规划编制任务交给周鹏牵头完成。
那段时间,他桌上多了3个笔记本:一本记录着各卷烟厂痛点,如仓储空间利用率低、货物查找耗时;一本贴满便签,摘抄着智能仓储、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案例;一本写满自己的想法,有突发的灵感,也有与同事讨论后的思路。
为找到某厂区物流效率低的根源,周鹏连续一周泡在现场。早上7点到岗作业,晚上整理数据至深夜。同事打趣说他快成了“规划书”。他却指着杂乱的数据说:“现在不搭好智慧物流框架,日后业务量增大,传统模式撑不住,会影响企业发展的。”
历经3个多月的调研梳理,周鹏和同事编制出详细的物流规划方案。方案明确了数字化转型目标与步骤,针对痛点提出了引入智能分拣系统、搭建物流数据平台等具体办法。
科技赋能护仓储
物流工作中,安全是重中之重,尤其是烟叶仓储,存储周期长、价值高,易受温湿度、虫害影响。作为技术骨干,周鹏主动申请牵头组建“原料仓储安全领域智能装备技术项目组”。
可项目刚起步就遇到了难题:智能装备技术在烟草原料仓储安全领域应用很少,无成熟经验借鉴,但周鹏毫不退缩,带领团队一头扎进原料仓库进行深入调研。
仓库货架高达十几米,他和同事手持温湿度检测仪、气体分析仪爬上爬下逐区检测。为掌握夜间仓库环境变化情况,他们连续半个多月值守,晚上裹厚外套、拿手电筒,每小时记录数据,困了就在折叠床上眯一会儿再继续工作。
整理数据时,周鹏发现传统温湿度传感器在密集仓储区有“检测盲区”。面对这个问题,他直接否定了“单纯增加传感器数量”的提议,强调说:“我们要做的不是被动监测的设备,而是能主动预警的智能系统。”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周鹏带领团队开启了反复试验的攻坚之旅。他们尝试了多种传感器的组合方式,为了优化系统算法,周鹏还利用业余时间自学相关知识。同事李刚说:“周鹏对工作的认真程度超乎想象,他就是我们团队里的‘拼命三郎’。有他在,我们就有了主心骨。”
经过近一年的不懈努力,项目组成功构建出“三维感知+AI决策”智能安全系统。如今,仓库内的红外热成像仪、高精度传感器等设备实现了全方位覆盖,形成了立体感知网络;AI算法则能实时分析采集到的数据,提前72小时对潜在风险进行预警。系统投用后,烟叶碳化风险的预警时间缩短了60%,仓储巡检效率提升了4倍,人力成本降低了35%。
交流分享传经验
在周鹏看来,行业物流的发展从来不是某一家企业的“单打独斗”,唯有通过交流分享、互帮互助,才能实现整个行业的共同进步。2024年,他牵头研发的“智能装备技术在烟草物流安全领域的研究与应用”项目,获烟草行业优秀成果一类奖。该成果在陕西中烟的多个仓储基地推广应用后,不仅有效保障了烟叶存储的安全,还进一步提升了烟叶的醇化质量。此外,他与行业其他单位同行合作开展的“卷烟供应链库存合理化布局研究”项目,获得行业优秀成果三类奖。
除了投身科研攻关外,周鹏还积极参与行业教材评审与标准制定工作。他成为烟草行业第一届智慧物流成果评审组专家、第四届行业标准化委员会物流分标委成员,用自己的专业能力为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在行业交流活动中,周鹏始终秉持着“不藏私、共成长”的态度。每当有兄弟单位同行前来“取经”,他不仅会详细介绍智能仓储系统的建设过程、技术要点,还会主动整理相关的技术资料与运行数据,毫无保留地分享。有人问他:“你把核心经验都分享出去,就不怕别的企业超过你们吗?”周鹏笑着说:“烟草行业是一个大家庭,只有大家一起发展好了,整个行业才能越来越好。”
如今,在三秦大地上,一条条智能物流线路畅通无阻,一箱箱卷烟通过高效的物流网络运往全国各地。这背后,离不开像周鹏这样默默坚守的“物流守望者”。周鹏说,他的“物流梦”仍在继续,他将带着对物流事业的热爱与执着,在这片领域里持续探索、不断前行。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