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住在邻县农村的姑父来看奶奶,这给我们家带来了好事。母亲总要做点好吃的,比如擀点白面条之类,招待一下姑父,让我们顺便也改善一下生活。我放学回家后,母亲让我去姑父那儿打招呼。姑父很慈祥,笑眯眯的,口里叼着一根烟,喷云吐雾,是个瘾君子。姑父关心我的学习情况,鼓励我好好学,争上游。
大表姐出嫁的时候,我还小。我和奶奶、母亲等亲人坐火车去姑父家,下了火车站,还有30里路。姑父骑着自行车迎接我们,把每个人轮流接送一段,再走一段,交错运行,这样反反复复,好不容易到了姑父家。姑父累了,抽着烟,恢复疲劳。我兴奋地在姑父家转来转去。印象深刻的是,姑父家有一个窖,最底部盛水,半腰里又有一个窑窝,用来储备红薯,让我觉得很稀奇。第二天,我们到邻村参加大表姐的婚礼。新郎新娘那时候要给毛主席像敬礼。我到姑父家,这是第一次,一切都觉得挺新鲜,尤其是吃了结婚酒席,至今难忘。
姑父爱抽烟,旱烟也抽,纸烟也抽,黑棒棒烟也抽,乐在其中。记得姑父也种烟,大概种在自家自留地里,一是自己抽起来方便,二是还能拿到当地市场上去卖钱。有一次,姑父写信给父亲,说想把家里加工的旱烟拿到我们这儿来卖,换点钱,补贴家用。父亲在集市上转了转,发现集市上偶尔有人出售旱烟,价钱也合适,就给姑父回信让姑父把烟叶拿来卖。很快,两个表姐就来到我们家,还带来了一个包裹,里面装着旱烟。另外,还带了一套修鞋的工具。两个表姐在父亲的陪伴下去集市上卖烟,顺便给顾客修鞋,赚点钱。姑父由于家里事多,走不开。姑父后来写信告诉父亲,说卖烟叶多少挣了点钱,总比压到那里烂掉要强一点。
我考上大学后,有一次回家过年,到了姑父家。姑父招待我,吃了肉,吃了白馒头。姑父抽着烟,和我聊天。问我学什么?我说是政治经济学。姑父不大懂,但他毕竟是有阅历的人。他告诉我说,技不压人,多学点本事总是好的。姑父指了指电视机,说如果会修理电视机,就很有用处。鼓励我不妨学会修理电视机。我笑了笑。我知道,任何事情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况且专业化是一个大趋势,谁都不可能“饸饹床子百眼开”,也许能干好一件事就很不容易了。我只要学好我的专业就行了。然而,事过多年,我总是忘不了姑父的话。也许一个人要学管理,要学技术,要学文学,等等,但是无论如何,要学会一种谋生的本领,不能饿死啊。
我参加工作后,主要在一家烟厂工作。姑父鼓励我好好干。姑父说我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又在烟厂工作,不简单啊。要谦虚谨慎,虚心学习,摆正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把个人的名利看淡一点,把党和国家的利益放到第一位,千万不要翘尾巴。关键是要有正确的思维和方法,摆正自己的位置,把屁股端端地坐在人民群众的一边。不要过分夸大自己个人的作用,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唉,想不到姑父是一个农民,他还懂得这么多的人生哲理啊。
谁都有梦想,都想向前走,我也不例外。想起年轻时的豪情万丈,联系到如今内退的现实,我的心中不甘啊。俗话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但是,人各有志。读书是有用处的。人,毕竟要诗意地栖居。所以,要有充实的心灵,要有精神的追求。同时,人要有点真才实学,有点谋生的真本领。这时候,我又想起姑父劝我学会修理电视机的话,我觉得从谋生的角度讲,姑父是对的。我有点想念他。岁月悠悠,天长地久。人生在世,奋斗不止。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