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夏中卫市中宁县余丁乡,一座被黄河、长城、大漠环抱的古村落静静伫立——这里便是拥有五百年历史的“黄羊古落”。晨曦中,明长城残垣与岩画遗迹交相辉映;暮色里,枣林古道与非遗钱鞭相映成趣。炊烟升起处,斑驳的土墙院落诉说着时光的故事,而今,这片土地正以文旅融合的新生姿态,书写着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新篇章。
一座位于游客中心内的“黄羊人家便利店”,成为游客体验黄羊文化的“第一站”。零售户刘川回忆道:“九十月红枣苹果季,进村道路停满车辆,不少游客一住就是半个月。”可眼看游客越来越多,老一套的方式渐渐跟不上了。刘川开始挠头琢磨:这人气是旺了,可怎么能让咱这小店也跟着“涨身价”,真正把“流量”变“留量”呢?
在中宁烟草看来,改造乡村小店,远不止是刷刷墙、整整货架那么简单,关键是要把根扎进乡土,把深藏的文化“挖出来”、“活起来”,让游客愿意进店来、留下来。与城市终端的潮流化定位不同,乡村小店的生命力,恰恰在于“接地气、多功能”。在客户经理“一对一”的帮助下,刘川的“黄羊人家便利店”,开启了蜕变之旅。
空间重构。采用“回”字形布局,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非遗展示区、农产品展柜、旅游咨询角等功能区错落有致,货架陈列融入雕刻元素,让每个转角都成为文化体验点。

智能升级。智能收银系统与景区导览APP实现数据互联,电子屏滚动播放非遗纪录片、实时更新旅游攻略,构建“文化+服务+体验”沉浸场景,让小店成为“会思考”的文旅驿站。

旅游咨询角
产品创新。货架上的“非遗三宝”(钱鞭工艺品、蒿子面、枸杞大枣)与“文创四件套”(岩画书签、黄河石拓片、枣木雕刻、麻编)形成特色文创矩阵。

“以前是坐等顾客上门,现在得主动‘造场景’。”站在改造一新的店铺里,零售户刘川说起生意经,语气里透着自信。他把村里的非遗传承人请进店开课,让游客不仅能买走产品,更能亲手触摸、体验本地的活态文化。
通过“店铺+农户+非遗传承人”模式,这里陆续打造出黄羊钱鞭制作、蒿子面非遗工坊、沙漠枣林认养计划等多个体验项目,还建起了热闹的非遗直播基地。店里设置了“扫码听故事”区域,扫一扫,岩画与烽燧的千年传奇便在耳边响起,游客还可以顺手预定“枣花节”和各类非遗课程。
从“等客来”到“造场景”,黄羊人家便利店已蜕变为黄羊古落的“文化会客厅”。晨曦中,游客在店前的“非遗展墙”前驻足;暮色里,归程的旅人带走一盒“长城造型”的红枣糕。一个小小的店面,正让古老村落的文化与经济一起活跃起来。
正如店铺门头上那句醒目标语:“千年古落新滋味,一店尽览天地宽”,当夕阳染红中宁山巅,黄羊古落的灯火渐次亮起。这个曾经的边塞古村,如今正以智慧终端为支点,撬动文旅融合的更大可能,从“等客来”到“造场景”,从“卖商品”到“传文化”,中宁烟草正以文旅终端为纽带,持续推动乡村产业更兴旺、农民生活更富足、特色文化更鲜活。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