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绿色之变,聚创新之力。在“双碳”目标引领下,“绿色”已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
近年来,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基因融入仓储全链条,持续提升原料供给质量效益,探索出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数智赋能的仓储绿色转型之路。
从复烤厂出发,跨越山海进入生产车间,一箱箱片烟的低碳之旅为浙江中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增添了新的生动注脚。
技术破局,解锁“硬实力”
在绿色仓储建设中,技术突破如同撬动效率提升的杠杆。浙江中烟以充氮养护、能耗管控等硬核创新,为仓储管理工作注入低碳发展强劲动力。
“5号库2B08垛位氮气浓度正常、含氧量稳定,低氧环境维持天数在正常范围。”浙江中烟物资供应部原料保管工胡伟昭每天都会通过控制终端实时检查仓库充氮系统运行情况。
“低氧充氮”绿色虫害防治技术,采用的是绿色的物理杀虫逻辑。
通过机械制氮设备输入氮气,将密封垛位氧气浓度降至2%以下,并维持不低于45天的杀虫时间,“低氧充氮”技术可以让烟虫在低氧环境中窒息死亡,确保仓储杀虫环节无化学残留。
为实现对仓储环境的实时监测和精准调控,浙江中烟创新构建烟叶养护智能监控系统。一旦垛位含氧量异常,系统便会发出预警,工作人员迅速启动调控模块调整参数,这种“主动防控”模式大幅提升了原料养护质效。
构建原料绿色低碳养护体系过程中,浙江中烟主动站位供应链角度,积极推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参与绿色实践,推动形成绿色发展合力。
在虫害防治实现绿色革新的同时,浙江中烟在能源利用领域同样加快技术创新应用——双逆卡诺循环系统正在杭州卷烟厂动力车间持续运转,为绿色仓储能耗管控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
该系统通过热泵机组与制冷机组的高效耦合,在原有冷却水循环中接入热泵循环机组,将原本耗散至室外的热量升温提质后通入再热换热器,这样一来,空调冷却水中的低品位热能就能转化为可利用的高品位能源。
“相当于给仓库装了一台‘热能再生器’,让每一度电都发挥双重效能。”据杭州卷烟厂动力车间设备管理员夏耀光介绍,该系统通过制冷、热泵双循环串联,回收冷却水中90%以上的余热,降低冷却塔40%的运行能耗。
双逆卡诺循环系统运行以来,2022年至2024年杭州卷烟厂原辅料库区累计节约运行成本518.35万元,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续减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提升。
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是设备的升级,更是绿色仓储“硬实力”的体现,让浙江中烟在仓储绿色转型中走在行业前列,以技术优势筑牢绿色发展根基。
模式创新,激活“新动能”
模式创新是激发绿色仓储活力的关键,浙江中烟通过重构仓储物流网络和数字赋能,让效率提升获得持续迸发的新动能。
在重庆区域集散中心库,一批批来自周边烟叶产区的成品片烟有序入库,这些片烟后续将发往重庆、陕西、贵州、四川、甘肃的5个合作点,为合作生产提供约70%的原料保障。这是浙江中烟“1+1+2+N”多点协同出库保障模式运行的日常场景。
为持续提升物流管控水平,深挖控本提质增效潜力,优化合作生产原料保障,2024年,浙江中烟探索构建“1+1+2+N”多点协同出库保障模式,形成覆盖全国12个合作生产点的物流网络。其中,第一个“1”是浙江杭甬自有仓库,第二个“1”是重庆区域集散中心库,“2”是云南和福建两地的复烤厂就地外租仓库,“N”则为N个复烤加工点暂存库。
“以前片烟都要先运回浙江,再发往各合作生产点,现在可以就近发货,云南昆明、福建武夷的复烤厂仓库还能‘零周转’直发,效率提高了,费用也降下来了。”浙江中烟物资供应部合作生产管理员尤红利介绍道。
该模式使平均运距从传统模式的3172公里降至1606公里,节省了约一半的运输里程;在三地仓库满足库容需求基础上,年综合物流作业费用节省约为3900万元,比传统模式下降14%。
依托新增仓储资源,浙江中烟不仅节省了迂回运输成本,仓储租赁费用也下降了50%。这种“产地直供+区域集散”的柔性物流模式成为行业物流降本增效的典型案例。
在绿色转型实践中,浙江中烟既注重做好节能降碳的“减法”,也持续探索谋绿增绿的“加法”,将模式创新触角延伸至数字维度。
特别是,一体化数字化仓储管理平台上线以来,仓储区域实现数字作业全覆盖。通过“平台+数据终端”联合运作,日常业务转化为数据在设备间流转,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
在众多数据产品应用中,浙江中烟自主开发的“合作生产精益保障看板”尤为醒目。这个看板整合了原料发运、辅料配送、物流费用等六大模块200余项数据,通过“数据可视—需求预测—决策支持”全链条智能管控体系,为浙江中烟绿色仓储效率提升注入了数字化新动能。
“过去人工核对20份报表的工作量,现在10秒内就能生成最优方案。”浙江中烟物资供应部数字化管理员陈川指着屏幕上的动态数据介绍道,2024年,仅通过看板优化流向分配这一项功能就为企业节省运费近210万元。
从物流网络重构到数字看板赋能,浙江中烟以模式创新为绿色仓储注入新动能,让效率与低碳在创新驱动中实现双向奔赴。
生态构建,夯实“软根基”
绿色发展理念如同无声的号角,引领浙江中烟构建起全员参与、全程管控的绿色生态,持续夯实绿色仓储“软根基”。
“奉化库通过关停蒸汽加热功能,年减少热力消耗26吨标煤。”日前,在每月一次的能耗对标分析会上,浙江中烟各仓库负责人对着FineBI平台的能耗管理看板分析差异。
对标互鉴,是浙江中烟拧紧仓储节能“阀门”的重要举措。
通过制定物资供应部储运科室能耗对标方案,浙江中烟以单位面积能耗为核心指标,横向对比各仓库能耗水平、纵向追踪指标改善情况,将仓库能耗数据纳入对标池,为每个仓库勾勒出“能耗进步曲线”。
更精细的对标,逐渐渗透到日常。浙江中烟转塘库区将能源调控模型“中心值控制”优化为“区间动态调节”,在保证烟叶品质的前提下使空调能耗下降25%;二期醇化库通过冷却水余热回收改造,使天然气能耗大幅降低……
自去年开展内部对标以来,浙江中烟仓储单位面积能耗同比下降4.73%。“数据穿透—问题溯源—措施落地”的闭环管理,让节能从零散举措升级为体系化管控。
当能耗对标成为管理常态,资源循环利用的绿色实践顺势展开,浙江中烟将低碳理念延伸至仓储全流程价值链条——
针对片烟纸箱,通过规格适配性分析,将50%的废弃纸箱回用于薄片、膨丝装箱,每年回用3.6万套,节约费用300余万元;脱内衬袋贮存养护试验在杭州、宁波卷烟厂推进,若全面应用可减少包装材料消耗;福建武夷烟叶有限公司开展包装标识移除试验,预计年节省印刷费用65万元……
资源循环等仓储绿色实践,离不开人才技能与理念的同步升级,浙江中烟通过多维培育体系激活全员绿色创造力。
将绿色发展理念深植仓储管理日常,浙江中烟针对充氮技术、数字化看板等工具,进行理论培训、实操认证、场景演练,并通过开展节能竞赛、绿色讲堂等活动持续营造绿色低碳氛围。
当电动叉车成为库区标配,当绿色发展成为员工共识,这些“绿色元素”不断叠加,持续夯实浙江中烟绿色仓储的“软根基”。
在浙江中烟,一箱片烟的低碳旅程早已超越物流范畴,是热能回收系统里永动的循环,是数字看板上跳动的低碳密码,也是节能降本深植心间的默契。
技术为笔、创新为墨、生态为轴,浙江中烟在企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壮阔长卷中,正创新勾勒仓储绿色低碳转型“线条”,用心绘制一幅生机勃勃的仓储“绿色画卷”。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