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108的“闻过则喜”:揭秘非卖品背后的品质坚守
近日,关于“玉溪108”非卖品的讨论甚嚣尘上,引发了广泛关注。这款烟,对于许多老烟民来说,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品质的象征。它为何“只闻其名,难见其身”?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要了解“玉溪108”的特殊性,我们首先要追溯到它的诞生。化名张师傅,一位在玉溪烟厂工作了近30年的老烟草人,向我们透露了一些内情。“玉溪108,说白了,是玉溪卷烟厂对自身工艺的一种极致追求的体现。”张师傅解释道,“它不是为了大规模上市而设计的,更多的是一种内部的品质标杆,或者说是‘试验田’。”
所谓的“试验田”,指的是玉溪卷烟厂会用“玉溪108”来测试新的烟叶配方、新的加工工艺,以及新的口味调配方案。化名李研究员,一位长期研究烟草工艺的专家,也证实了这一点。“烟草行业,创新是非常重要的。但创新也需要谨慎,需要反复试验,确保最终的产品能够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能保证品质的稳定。”
“玉溪108”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其对原料的极致挑选。据了解,这款烟所使用的烟叶,必须是当年收成中品质最优、口感最醇厚的顶级烟叶。这些烟叶,经过严格的筛选和精心的加工,才能最终成为“玉溪108”的原料。正因为如此,它的产量极为有限,根本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其实,我们也很想让更多的人品尝到‘玉溪108’,但这样做,就势必会降低对原料的要求,牺牲产品的品质。”化名王经理,一位负责玉溪卷烟厂市场营销的负责人坦言,“我们最终还是选择了坚持品质,宁缺毋滥。与其推出一款品质平庸的‘玉溪108’,不如让它继续保持神秘感,成为一种品质的象征。”
那么,“闻过则喜”又该如何理解呢?这其实指的是玉溪卷烟厂对“玉溪108”的态度。他们鼓励内部员工、烟草专家,甚至是一些资深烟民,对这款烟提出意见和建议,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他们都虚心接受。因为他们相信,只有不断地听取各方面的反馈,才能不断地改进和完善“玉溪108”,使其成为真正的品质典范。
“‘闻过则喜’,不仅仅是对‘玉溪108’的态度,也是我们玉溪卷烟厂一直秉承的理念。”王经理补充道,“我们希望通过‘玉溪108’,向外界传递一种对品质的执着,对创新的追求,以及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
当然,也有人质疑,“玉溪108”是否只是一个营销噱头?对此,张师傅表示,“如果‘玉溪108’是为了营销,那我们完全可以大规模生产,然后进行炒作。但我们并没有这样做,反而一直坚持非卖品的状态。这本身就说明,它不是为了营销,而是为了品质。”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烟草产品的品质也越来越重视。在这种背景下,“玉溪108”的存在,就显得更加具有意义。它不仅仅是一款烟,更是一种对品质的坚守,一种对工艺的追求,以及一种对消费者的尊重。
总而言之,“玉溪108”的非卖品地位,并非偶然,而是玉溪卷烟厂长期坚持品质至上的结果。它就像一颗精心打磨的宝石,虽然无法被大众所拥有,但却闪耀着独特的光芒,成为了烟草行业中一个特殊的符号。它的“闻过则喜”,更体现了玉溪卷烟厂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未来,我们期待玉溪卷烟厂能够继续保持这种匠心精神,为消费者带来更多高品质的烟草产品。
【来源:36氪】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