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公布!卖烟的网上平台“绞尽脑汁”
“网上买烟?这事儿不是早就禁止了吗?” 近日,不少烟民朋友向我们反映,明明国家三令五申禁止网上销售烟草制品,但一些平台却依然“顶风作案”,花样百出,让人防不胜防。这些平台究竟用了哪些“障眼法”,才能在监管的眼皮底下偷偷摸摸地卖烟呢?
“改头换面”:披着羊皮卖狼肉
首先,最常见的手段就是“改头换面”。很多平台明面上不直接出现“香烟”、“烟草”等字眼,而是用一些隐晦的词语来代替。比如,用“烟具”、“卷烟纸”、“烟丝”等来暗示其售卖的其实就是烟草制品。更有甚者,直接把商品描述成“礼品”、“特产”,等你下单之后,收到的却是货真价实的香烟。
“我当时在某平台上看到一款所谓的‘特色礼品’,图片拍得很精美,也没说是啥,我就好奇买了一份。” 市民李先生(化名)告诉我们,结果收到快递后,发现里面竟然是两条香烟。“真是哭笑不得,感觉被商家耍了。”
“曲线救国”:会员制下的暗度陈仓
除了直接改名换姓,一些平台还玩起了“会员制”的把戏。他们先是招募会员,然后通过会员群、内部渠道等方式,偷偷摸摸地进行烟草交易。这种方式更加隐蔽,也更难被监管部门发现。
一位曾经参与过某平台会员活动的张女士(化名)透露:“他们会定期在会员群里发布一些‘福利’,其实就是变相的卖烟。价格比实体店便宜一点,所以很多人都乐于参加。”
“瞒天过海”:境外代购的灰色地带
还有一些平台,则打起了“境外代购”的算盘。他们声称可以代购境外品牌的香烟,以此来吸引国内的烟民。这种方式看似合法,但实际上却存在很大的风险。一方面,境外代购的烟草制品质量难以保证;另一方面,这种行为也涉嫌走私,一旦被查获,后果不堪设想。
“我之前在某平台上找人代购过外国香烟,价格确实比国内便宜不少。” 王先生(化名)表示,“但是后来听说这种行为可能违法,我就不敢再买了。”
“移花接木”:线上引流,线下交易
除了以上几种方式,还有一些平台采取“线上引流,线下交易”的策略。他们在网上发布一些关于烟草的资讯、评测等内容,吸引用户关注。然后,再通过私信、微信等方式,引导用户到线下门店进行购买。这种方式更加隐蔽,也更难被监管部门追踪。
一位业内人士赵先生(化名)透露:“一些平台会和实体烟酒店合作,通过线上引流,给线下门店带来客源。这种方式虽然看似合法,但实际上也违反了网络销售烟草制品的规定。”
监管重拳:网络售烟绝不允许!
针对这些乱象,近些年来,国家烟草专卖局等部门一直在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网络销售烟草制品的行为。然而,由于网络销售具有隐蔽性、跨地域性等特点,监管难度依然很大。
“打击网络售烟,需要多部门协同作战,形成监管合力。”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表示,“同时也需要广大消费者提高警惕,不购买、不传播网络售烟信息,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网络售烟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也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了潜在风险。希望广大烟民朋友们能够理性消费,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烟草制品。同时,也呼吁相关部门能够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网络售烟行为,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来源:新华社】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