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雾弥漫:批发烟管烟丝,这门生意真能碰?
“与虎谋皮”,这个词用在某些生意上,那是再贴切不过了。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吸烟危害认识的加深,传统卷烟市场受到冲击。但与此同时,一种“新”需求却悄然抬头——烟管、烟丝的批发和零售。这看似提供了新的商机,实则暗藏风险,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火烧身。
“个性化”需求下的暗流涌动
相比于工厂批量生产的卷烟,烟管和烟丝给了烟民更大的自由度,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口味的烟丝、不同材质的烟管,追求所谓的“个性化”体验。这种需求的出现,直接刺激了烟管烟丝市场的快速增长。
在一些批发市场和电商平台上,各种材质的烟管琳琅满目,从几十元的普通货到上千元的高端产品应有尽有。烟丝的种类更是五花八门,除了传统的烤烟型,还有混合型、香料型等,甚至打着“手工调制”、“进口烟丝”旗号的产品也不在少数。
化名李师傅是一位在某批发市场经营烟具店多年的老生意人,他坦言:“近些年来,来问烟管烟丝的人确实多了不少。很多人觉得抽卷烟伤身,想自己卷烟抽,觉得能控制烟量。还有一些人就是图个新鲜,想尝试不同的口味。”
监管的灰色地带,风险丛生
然而,烟管烟丝的“自由”和“个性化”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监管漏洞。与卷烟受到严格监管不同,烟管和烟丝的生产、销售环节相对宽松,存在诸多灰色地带。
首先,烟丝的质量难以保证。很多小作坊生产的烟丝,成分不明,卫生条件堪忧。有些甚至掺杂了劣质烟叶、烟梗,甚至添加非食用香精,长期吸食对身体危害极大。化名张先生,一位有着多年吸烟史的老烟民,就曾抱怨:“买到过几次味道很怪的烟丝,抽完嗓子特别难受,感觉像是添加了什么化学物质。”
其次,假冒伪劣产品泛滥。一些不法商家利用消费者对进口烟丝的追捧,以次充好,用国产烟丝冒充进口烟丝,从中牟取暴利。消费者往往难以辨别真伪,只能花高价买到劣质产品。
更重要的是,烟管烟丝的销售渠道混乱,很容易流入未成年人手中。虽然法律明确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制品,但在一些电商平台上,未成年人很容易就能买到烟管和烟丝,这无疑增加了未成年人吸烟的风险。
“与虎谋皮”,需谨慎对待
从表面上看,烟管烟丝批发似乎是一门不错的生意,需求量大,利润空间高。但实际上,这门生意却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
首先,政策风险不可忽视。随着国家对烟草行业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大,未来不排除对烟管烟丝市场进行更严格的监管,甚至出台限制销售的政策。一旦政策收紧,相关经营者将面临巨大的损失。
其次,法律风险不容小觑。如果销售假冒伪劣烟丝,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制品,都将面临法律的严惩。近年来,因销售假烟、非法经营烟草制品而被判刑的案例屡见不鲜。
最后,健康风险不容忽视。烟管烟丝同样含有尼古丁等有害物质,长期吸食同样会对身体造成危害。如果经营者自己也吸食烟管烟丝,无疑是在“与虎谋皮”,拿自己的健康开玩笑。
因此,对于想要进入烟管烟丝批发领域的经营者来说,必须慎之又慎。在选择货源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质量有保证的产品。在销售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杜绝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制品。更重要的是,要充分认识到吸烟的危害,尽量远离烟草。
“与虎谋皮”,最终受伤的往往是自己。这门生意,真的值得碰吗?或许,在追求利润的同时,更应该坚守法律底线和道德良知,做一个合法合规、对社会负责的经营者。
【来源:北京日报】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