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天荒!香烟哪里可以网购“死不悔改”?
“电子烟禁售令”的余音还在,传统香烟的网络销售禁令也执行了近些年来。然而,近日一些不法商家却顶风作案,试图钻政策的空子,让“网上购烟”这颗本该熄灭的火星,再次燃起隐隐火光。
“换汤不换药”:网购香烟的“新马甲”
明面上,各大电商平台早已屏蔽了“香烟”等关键词。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一些商家开始玩起了“障眼法”。“XX烟具专卖”、“XX礼品”、“XX特产”……这些看似与香烟无关的店铺,却可能暗藏玄机。
化名李明是一位资深烟民,他向记者透露,自己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曲线救国”,继续在网上购买香烟。“你搜‘烟具’,进去之后问客服有没有‘特定口味’的烟,他们一般都懂你的意思。”李明说,“价格可能比实体店贵一点,但方便啊,不用出门就能送到家。”
另一种常见的“伪装”是利用社交平台和微商渠道。一些卖家会在朋友圈发布“代购香烟”、“海外免税香烟”等信息,吸引顾客私下交易。这种方式更加隐蔽,监管难度也更大。
屡禁不止:利益驱动下的铤而走险
为什么明知违法,还有人敢冒着风险在网上销售香烟?归根结底,还是利益的驱使。
化名王芳是一位曾经从事过烟草销售的业内人士。她告诉记者,网上销售香烟的利润空间非常可观。“省去了店面租金、人工成本,价格可以更灵活。而且,网上的顾客群体更大,更容易拓展市场。”王芳解释说。
此外,一些商家还瞄准了“异地销售”的商机。某些地区的特定品牌香烟,在其他地区可能比较难买到,这就为网络销售提供了生存空间。
监管困境:线上执法的挑战与应对
网络购烟的“死灰复燃”,也暴露出当前监管面临的困境。
一方面,网络销售的隐蔽性给监管带来了挑战。商家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掩盖真实交易,监管部门很难及时发现和取证。
另一方面,跨区域执法也是一个难题。网络交易往往涉及多个地区,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需要加强。
面对这些挑战,相关部门也在积极探索新的监管手段。近日,一些地区开始尝试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网络销售香烟的行为进行监测和分析。通过关键词搜索、交易记录分析等方式,可以更精准地锁定目标,提高执法效率。
同时,加强与电商平台、社交平台的合作,也是重要的举措。平台方有义务加强对商家的资质审核,及时清理违规信息,从源头上遏制网络售烟行为。
“死不悔改”?最终难逃法网
尽管网络购烟手段层出不穷,但监管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强。相关部门明确表示,将持续加大对网络售烟行为的打击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消费者也应提高警惕,不要轻信网络上的虚假宣传,自觉抵制网络购烟行为。
“莫伸手,伸手必被捉”。无论商家如何变换花样,试图钻法律的空子,最终都难逃法网的制裁。网络购烟的“死不悔改”,注定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路”。
【来源:中国青年报】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