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中国商业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中国零售业景气指数(CRPI)为50.5%,环比上升0.3个百分点,连续8个月处于扩张区间。这一数据表明,中国零售业整体经营环境持续改善,消费市场活力稳步提升。然而,在零售业整体向好的背景下,不同业态呈现显著分化:百货店销售额同比下降2.4%,而便利店(+8%)、专卖店(+6.5%)等业态逆势增长。这种结构性分化对烟草零售业产生多维影响,需结合政策约束、消费升级与渠道变革展开系统性分析。
CRPI作为衡量零售业预期景气度的综合指标,其波动对烟草零售业具有政策传导效应与渠道映射效应。2025年4月CRPI回升的核心动因包括:
政策赋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覆盖品类扩展至家电、汽车等耐用品,叠加文旅消费券发放,带动实体零售预期回暖。
渠道结构优化:商品经营类(50.1%)与租赁经营类(52.7%)指数双升,反映购物中心、便利店等高坪效渠道的复苏动能,而电商经营类指数(50.1%)持平则凸显线上流量红利边际递减。
对烟草零售业的启示在于:宏观消费环境改善与行业特殊性约束并存。尽管整体零售业向好,但受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对销售场所、广告宣传的严格规制,烟草零售需在合规框架下探索渠道适配策略。
零售业态分化下的烟草渠道重构核心渠道,便利店(+8%)与超市(+3.5%)产生“双引擎”效应,作为烟草销售主阵地成为零售的重要增长点。便利店以其便捷性、高频消费特征,成为烟草销售的主力渠道;超市则通过捆绑销售、会员体系等方式,提升烟草产品的附加值。
渠道依赖加深:烟草零售商需加强与便利店、超市的合作,优化货架陈列、库存管理,提升终端覆盖率。
合规风险:便利店和超市作为公共场所,需严格遵守控烟政策,避免违规销售。
百货店销售额同比下降2.4%,反映出传统零售渠道的疲软。百货店客流量下降、运营成本高企,导致烟草销售空间被压缩。渠道收缩,烟草零售商需减少对百货店的投入,转向高流量、高效率的渠道。百货店作为品牌展示的重要场景,其萎缩可能影响高端烟草产品的市场渗透。
购物中心和专卖店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9%和8%,为烟草零售提供了差异化竞争的机会。购物中心通过场景化体验、品牌联名等方式,吸引年轻消费群体;专卖店则通过专业化服务,满足高端客户需求。
场景化创新:烟草零售商可在购物中心开设体验店,结合茶饮、咖啡等业态,打造“烟草+生活方式”的消费场景。
专业化服务:专卖店需提升服务水平,提供个性化推荐、品鉴活动等增值服务,增强客户粘性。
烟草零售业的应对策略
——渠道优化与场景创新。聚焦高流量渠道,加大对便利店、社区超市的投入,提升终端覆盖率。拓展新兴场景,在购物中心、交通枢纽等场景开设体验店,结合“烟草+文旅”“烟草+科技”等跨界合作,吸引年轻消费群体。
——数字化转型与精准营销。数据驱动决策,利用零售业大数据,分析区域消费偏好、客群特征,优化库存管理和产品组合。会员体系建设,通过会员积分、专属活动等方式,提升客户忠诚度。
——社会责任与品牌塑造。控烟倡导,在终端渠道设置控烟宣传标识,参与公益活动,提升品牌形象。探索绿色包装、低碳物流等可持续发展模式,响应社会对环保的关注。
中国零售业景气指数的回升及业态分化,为烟草零售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烟草零售商需在政策框架内,优化渠道布局、创新消费场景、提升运营效率,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平衡商业利益与社会需求。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