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消费结构升级催生300-600元价位段蓝海,中支品牌成潮更让品牌急需精准定位抓手,中产这一舶来概念顺势成为营销锚点。
而今,“中产”不再是烟草品牌营销的核心锚点,这并非简单的概念迭代,而是行业历经消费市场洗礼后,从“身份符号供给”向“价值共生创造”的战略升级。
消费觉醒,“中产”标签式微
从行业发展维度看,“中产”标签的式微,标志着烟草行业告别了依赖价位段与人群画像的粗放式营销阶段。
过去,300-600元价位段的蓝海红利,让品牌习惯性将“中产”作为高端化的捷径,即通过塑造精致、高端的身份联想,让产品成为消费者的“阶层名片”。
但随着消费市场的成熟,这种“标签绑定”模式逐渐暴露出短板:
一方面,国人“财不外露”的文化基因与理性消费意识觉醒,使得身份符号的吸引力持续减弱;
另一方面,Z世代主导的消费浪潮中,年轻群体更注重情感共鸣与场景体验,而非被动接受品牌赋予的“中产”定义。
品牌用“亲切”转身:从“抬阶级”到“共成长”
烟草行业作为承载中式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品牌价值从来不止于产品本身,更在于与消费者的文化共鸣。
在时代文化的演绎下,烟草品牌的转型路径清晰而坚定,即用朋友式沟通替代标签化营销。从文化赋能层面看,“伙伴”定位的兴起,是烟草品牌对中式卷烟文化内涵的再挖掘与再诠释。
称谓革命:黄山(徽商新概念细支)以“商务新伙伴”定位切入,更具中式文化且自带场景,容易与目标消费者产生共鸣。
场景深耕:云烟(小重九)定位“好朋友休闲社交”,分解出“知己小聚,把酒言欢”“三两好友,挥杆果岭”“围炉煮茶,品茗畅谈”“朋侪相偕,徒步远足”等具体场景。正如某位行业专家所言:没人为“中产”买单,但愿意为“和朋友放松”花钱。
社群共生:品牌纷纷搭建私域生态,定期分享养护技巧、组织线下品鉴,比如利群打造“光影汇”,让消费者从受众变为共创者。
以陪伴之名,定义烟草行业的新未来
“中产”或许曾是烟草行业开拓高端市场的介质,但不是行业发展的答案。历经消费洗礼后,烟草品牌终于明白,当下的中国消费者需要的不是被品牌定义的“身份标签”,而是能够陪伴成长、实现价值共鸣的“同行伙伴”。
这场从标签化到人性化的转身,不仅是品牌营销的升级,更是烟草行业对自身使命的再认知,即在满足消费需求的同时,传递中式文化价值,构建品牌与消费者的共生生态。这一转型,标志着烟草行业正式进入价值驱动的新时代,而“伙伴”关系,将成为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基石。
未来,能够真正扎根文化、聚焦用户、实现价值共创的品牌,必将在行业竞争中占据先机,推动中式卷烟品牌走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