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天文,自2023年6月由重庆市丰都县烟草专卖局派驻担任该县太平坝乡茅林沟村驻村第一书记以来,始终以“三在村(干在村、吃在村、住在村)”的要求扎根乡村,带领工作队员与村“两委”紧密协作,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目标,从强党建、兴产业、优治理“三板斧”多维度发力,让这座距丰都县城92公里、平均海拔1350米,只有3个村民小组103户共360余人的贫困小山村,逐步实现“产业兴旺、宜居宜业”的新转变。

强党建:筑牢乡村振兴“主心骨”
在陈天文抵达茅林沟村后,他便把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作为首要任务,推动县烟草专卖局党支部与村党支部定期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协助村党支部培育后备力量6人、本土人才2人,为村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
为提升党员干部工作能力,他组织党员干部、新农人代表赴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制定专项学习计划,将党建工作与乡村建设、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深度结合。同时,常态化开展“红镰”党员志愿服务活动,自己则严格遵守驻村纪律,要求所有驻村干部和村支“两委”干部坚决摒弃不良作风,让“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入脑入心,全力以赴投入到为民办实事中,用行动树立党员干部在村民中的良好形象。几年来该村无一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发生。

兴产业:铺就村民增收“致富路”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牛鼻子,陈天文在摸清村情后,根据该村地广人稀、山高坡陡的自然环境,将中药材、烤烟两大特色产业作为增收核心抓手。他带领工作队员深入田间地头,解决农户种植难题,邀请乡农服中心开展技术培训,推动全村种植厚朴、独活、杜仲等中药材1100余亩,烤烟种植面积突破600余亩。今年陈天文还通过查询网上信息,从重庆农科院为1组村民张泽兵、张泽于兄弟俩引进适合高山气候的辣椒晚熟新品种“艳椒425”种植获得丰收,30亩“艳椒425”亩产达1500公斤,预计产值20余万元。
为破解产业发展的基建瓶颈,陈天文积极争取资金,新修2米宽机耕路560米、硬化3.5米宽村道路2.4公里、整治2.4米宽沟渠150米。同时用好扶贫帮扶资金,确保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稳定在10万元以上,并按时向农户分红。此外,他还通过消费扶贫联动县烟草专卖局采购农副产品1.056万元,争取企业捐赠1.5万元整治机耕路3公里;回引返乡人才开办焊接公司,解决8人就业,人均年薪13万元;巩固扩大锡箔厂经营,让45名固定员工年收入不低于10万元,多渠道拓宽村民收入来源。

优治理:绘就宜居乡村“新画卷”
针对村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陈天文从环境整治与基础保障双管齐下。他推动“厕所革命”,完成全村户厕改造,农户厕所加装太阳能热水器、冲水便槽,彻底告别“旱厕连圈舍”的脏乱问题,村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在饮水安全方面,他争取资金整治3口老旧饮水池(总蓄水900立方米)、新建1口蓄水200立方米的水池,彻底解决全村人畜饮水难题。同时,他通过院坝会、标语宣传等方式普及政策,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改”行动,确保全村实现自来水全畅通、义务教育无辍学、住房安全有保障、脱贫户与监测户医保全覆盖。
为涵养文明乡风,他推行村规民约“三字经”、清洁卫生积分制管理,组织农家小院开展“五清理一活动”评比活动,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营造尊老爱幼、邻里和谐的乡村新风。
展望未来,陈天文计划依托茅林沟村农业资源优势,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特色化发展,探索“农业+乡村旅游”融合模式,持续推动产业升级,让村民的增收路越走越宽,一幅乡村振兴新画卷在茅林沟村徐徐展开。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