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存策略:大品牌的当下与未来

2025-07-04 香烟资讯 63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单纯从数据上看,大品牌的表现有声有色、可圈可点。

既有整体面上的份额提高、贡献度增加,今年上半年,「136」品牌市场份额保持在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的状态,尤其一类烟保持了更快的增长速度,占「136」品牌的销量比重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345」品牌以销量扩张、结构提升保持了更快的发展速度,收入比重保持在略高于去年同期水平,提供了超过80%的收入增长贡献度。也有绝大部分的销量扩张、结构提升,有12个「136」「345」品牌保持销量增长、收入增加,有10个「136」「345」品牌实现销量增长、收入增加、单箱结构提升,其中还有销量增幅超过10%的,一类烟增幅超过20%的,有收入增加超过10%的,有单箱批发均价提高接近5%的。

数据是事实,但数据不是事实的全部。

一方面,这些数据,都是行业指标。我们都知道,「货源投放」距离「终端销售」直到「最终消费」还有很长的距离,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在途,甚至会直接摆成库存,不能把投放当成销售,更不能把销售视为消费。在过去需求旺盛、供应偏紧状态下,这种投放式增长基本接近于真实需求,即便有点水分,时间换空间也能蒸发消化掉,但眼下很大程度上、较长时间的饱和式投放,就不能回避、忽视数据增长与需求实际之间的时差、温差,数据看到的都是成绩,市场发现的都是问题。

另一方面,置身于大周期+小气候的叠加,在经历长时间的需求不足、消费不旺之后,已经不能单纯地从阶段性适应的层面来追求市场增长,更加需要更长周期应对的角度来谋划品牌发展。考虑到增长放缓、空间收窄的趋势性与复杂性,大品牌既面临着市场投放与真实需求之间温差、时差所带来的现实压力,在动销放缓、价格走低、库存增加的背后,投放式增长到了临界点极有可能引发灾难性后果,这是我们都不愿看到也难以承受的局面,更不能回避还有跟不上、脱离于新消费群体、新消费需求、新消费场景的系统风险,维稳与拉新不是喊口号,是要用实打实的新技术、新风格、新体验来争取消费者,来稳需求稳运行稳增长。

所以,大品牌需要倍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增长,更需要系统思考明天的可持续。

以眼下的市场形势和发展趋势,相比于弱肉强食的动物生存策略,所谓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与之对应的丛林法则,把别人干掉自己活下来,不与别物攀比、自顾地自生长的植物生存策略或许更适合大品牌。这是一种典型的内生策略,通过自我的成长来获得一个生态位,兀自成长、心性强大。只要有一丝阳光雨露,即便悬崖峭壁,也能生出根系,夹缝中求生,斜刺里向阳而茂盛。

植物生存策略是它们适应环境和生存挑战的关键方式,主要包括: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自身的生长策略,随境而定。根系发达的植物能够更好地吸收水分和养分,从而支持整个植株的生长。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不仅为自己提供必需的营养,还为生态系统提供支持。在生长过程中会与其他植物竞争资源,同时也可能通过合作来提高生存机会。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自身的生理和形态特征。

我又问了DeepSeek,它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植物的生存策略是高度多样化、综合且精妙的:

权衡是关键:资源有限,植物必须在不同功能间进行权衡(如生长vs 防御,光合面积 vs 减少蒸腾,种子数量 vs 种子大小/质量)。

多层次适应:从分子生化水平(防御化合物、抗冻蛋白)到细胞组织水平(储水组织、木质部结构)再到器官形态水平(根系、叶片、刺)和整个植株水平(生长形态、生活史)。

环境驱动演化:特定环境塑造了特定的策略组合(如沙漠植物的节水储水策略,雨林植物的光竞争策略)。

动态响应:许多策略是动态的,植物能感知环境变化(光、水、伤害信号)并做出生理或形态上的响应(如气孔开闭、诱导防御、避荫反应)。

这些策略共同作用,使得植物成为地球上最成功、分布最广泛的生命形式之一,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基础。理解植物的生存策略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进行生态恢复、发展可持续农业和园艺都具有重要意义。它们静默无声,却处处展现着生命的智慧与韧性。

我把植物生存策略理解为,向下扎根,向阳而生,美美与共。

第一位的是向下扎根。只有根系发达,才能坚韧茁壮。向下扎根至少包括稳定的产品品质、扎实的市场基础、良好的状态表现和可持续的渠道能力。过去,市场形势好,消费需求旺,这些方面的作用、质量甚至差距可能都不太显,这两年需求端的变化和压力传导回来,已经逐渐地体现出来。这既是眼下的问题所在,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正因为增长压力大,正因为存在这些问题短板,更需要更大力度来解决问题、夯实基础,地表以上生长放慢并不意味着地表以下的放缓中止,恰恰相反的是,应该把根扎得更深、更绵密、更发达。

第二,向阳而生。这个「向阳」是紧紧跟进新技术、新需求、新场景、新消费和新空间,技术创新就是最好的品牌保鲜、价值升级,落后于消费者审美,脱离于新消费场景是品牌最大的风险。BBA失去市场进而失去光环,本质上是在技术、审美、消费这些方面从引领到落后的蜕化,新势力以智能化、数字化创造了新体验、新价值,也瓦解了BBA的品牌权威、价值认知。过去式的经验想象不出未来时的模样,今天的太阳也晒不干明天的衣裳,年轻化不是喊口号,而是用新技术、新体验创造新价值、融入新场景,

第三,美美与共。大品牌发展到今天,在大、高、强这些维度已经有不错的能力和水平,除了前面提到在新、优、美等方面还需要持之以恒、与时俱进的进步与提高之外,考虑到超大规模市场的复杂性、多样性,在大品牌——各有所专、各有所长、各有侧重——竞相发展基础上,如何提升供给质量、提高供给丰富度,打造立体化、多元化的市场生态,是产业的责任,也是品牌的机会,一方面是拒绝内卷,保持竞争的适度有益以及避免低效重复的存量争夺,另一方面是俯下身子,抓住那些过去看不上的市场细分、空间缝隙。

在更大意义上,向下扎根是品牌的深度与定力,向阳而生是品牌的高度与光芒,美美与共是品牌的广度与格局,这也是我们对大品牌的期望所在。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zhudujitangfan.com/article/47426.html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炎炎夏日,实体店如何挖掘经营商机?

进入7月,对实体店铺来说,是一个令人头疼的季节。酷暑影响人们的购物心情,持续的高温和闷湿潮热的天气,让顾客不愿出门,店铺里面空空荡...

香烟资讯 2025-07-04 96 0

握指成拳 破局求变

协助破获1起涉“上头电子烟”公安部毒品目标案件,8起重大案件获国家烟草专卖局通报表扬,查获假私烟实物同比增长3倍以上,专卖条线综合...

香烟资讯 2025-07-04 10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