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来袭!全国批发烟“掩人耳目”调查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各种手段,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非法批发香烟活动,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些行为往往采用“掩人耳目”的方式,试图逃避监管,使得打击难度大大增加。近日,本报记者深入调查,揭开了这一黑色产业链的冰山一角。
“狸猫换太子”:真假混卖的猫腻
在走访调查中,记者发现,一些批发商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采取“狸猫换太子”的手段。他们从正规渠道购入少量真烟,然后大量掺杂假烟,以真烟的价格出售。更有甚者,直接用高仿假烟冒充真烟,欺骗消费者。
“很多小店老板反映,从一些所谓的‘批发商’那里进的烟,条码能扫出来是真的,但是烟的味道明显不对。”化名李老板的烟酒店主诉苦道,“他们(批发商)会说是因为存放时间长了,或者批次不一样,味道有点差别。但实际上,很多都是假烟。”
为了掩盖这种行为,这些批发商往往会选择偏远的地区或者城乡结合部作为交易地点,利用夜间或者凌晨进行交易,以躲避执法部门的检查。
“蚂蚁搬家”:化整为零的走私
除了真假混卖,走私也是非法香烟的重要来源。一些不法分子通过“蚂蚁搬家”的方式,将大量走私香烟化整为零,分散运输到全国各地。
“他们会雇佣一些人,每次只带几条烟,通过长途汽车、火车等方式运输。”化名张警官的公安干警介绍说,“这种方式隐蔽性很强,很难被发现。而且,即使被查到,也往往只是没收香烟,难以追查到幕后的组织者。”
这些走私香烟往往价格低廉,对正规渠道销售的香烟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一些小店为了生存,不得不铤而走险,从这些渠道进货。
“空壳公司”:瞒天过海的障眼法
为了掩盖非法行为,一些不法分子还会注册大量的“空壳公司”。这些公司没有任何实际业务,只是用来进行资金转移和货物中转。
“他们会注册很多个公司,每个公司只经营很短的时间,然后就注销掉。”化名王会计的注册会计师说,“这样可以避免被税务部门查到,也可以防止被追查到资金来源。”
这些“空壳公司”往往会伪造虚假的购销合同,虚报进出口数据,以此来掩盖非法交易。
打击治理:任重道远
针对这些“掩人耳目”的非法批发烟行为,近年来,各级政府和执法部门加大了打击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这些行为具有隐蔽性强、流动性大等特点,打击治理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专家建议,要进一步加强部门联动,形成打击合力;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监管效率;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消费者辨别真假烟的能力;要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
只有多管齐下,才能有效遏制非法批发烟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健康、有序的烟草市场。
消费者提醒:擦亮双眼,谨防上当
最后,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香烟时一定要选择正规渠道,如烟草专卖店、大型超市等。不要贪图便宜,购买来路不明的香烟。如果发现假烟,应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共同维护市场秩序。
【来源:南方周末】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